您的位置::人大农业网 >> 小花忍冬

农安红色基因搞活一方黑土经济霍州油菜

时间:2022年09月17日

农安:“红色基因”搞活一方“黑土经济”

农安:“红色基因”搞活一方“黑土经济” 佚名   六月,田野里处处孕育着新生。近日,记者走进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,无人驾驶的农机在农田中穿梭,玉米、小麦等粮食作物早已吐露新绿,智能温室以及连栋大棚建设得如火如荼……农安县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探索正在开花结果。

2021年,农安县成为我市唯一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试点县。这一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新模式,已在全县5个乡镇14个村全面展开。通过盘活土地流转,集中连片开发,产生规模效益,将村民、土地、资金高效组织起来,实现党组织优势同合作社市场优势、生产优势的双向融合。目前,14个省级示范村合作社均已成型,村集体占股均在10%以上,其余多为村民占股。“建好一个党组织,办好一个合作社,发展一个产业,搞活一方经济,带富一方群众”,让一座座小村庄焕发出内生动力。

盘活土地 不做“一锤子买卖”

“原来这是长满野草的荒地,几个月后这里将变成70多栋大棚连片种植的葡萄基地。”站在葡萄种植项目选址地,陈家店村党委书记付升学看到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愿景。他说,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,土地集约化发展,有效破解了农业经营规模过小,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难题,应了那句老话——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

今年,陈家店村积极布局,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整合本村新型经营主体,探索出以党支部领办联合社,统筹种植、养殖、农机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新路径,吸引村民广泛参与,盘活了全村近90%的土地。

“我们不做‘一锤子买卖’,不是把土地流转出去就不管了,而是由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实现由‘分’到‘合’,区域规模化发展。”付升学说,将流转的土地统一规划,推进农业机械化、智能化、现代化进程,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,还能实现科学化种植。目前,村里正在打造生态无人农场,计划通过3年的科研发展和试验,实现耕、种、管、收环节的无人作业生产模式。

产业升级 换条“跑道”再出发

在巴吉垒镇太和村,肉牛养殖一直是全村的主导产业,路旁的农家院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牛舍,养殖的肉牛个个精壮肥硕。说起肉牛养殖新变化,松泽农牧合作社负责人李冰觉得,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让他找到了快速发展的金钥匙,“在这一模式的资金扶持下,合作社从散养变成了规模养殖,存栏量扩大了一倍。”

太和村的改变,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开始。今年,太和村转变肉牛养殖思路,借助其土地清收成果、村集体资源、畜牧养殖基础等多方面优势,成立起肉牛养殖联合社。依托区域内畜牧养殖项目延伸肉牛养殖和经济作物产业链条,形成集体收益分现金、养殖务工挣薪金、土地流转得租金、入股参股分股金、原料出售变资金的“一业生五金”养殖模式。

“目前,存栏量达2000头的太和村领办创办合作社集中养殖示范园已经开工。项目建成后,将按照标准化养殖模式,提升当地肉牛产业的竞争力,使养殖户与企业、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。”太和村党总支书记曹明磊说,从管理村屯到经营产业,思路变了,观念变了。目前,已有300户农民加入党支部领办的联合社,升级后的肉牛产业,换条“跑道”再出发。

强村富民 抱团发展换“活法”

入夏以来,位于前岗乡三合村的立文种植专业合作社瓜果陆续成熟了。大棚内正散发出诱人的果香。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,三合村因地制宜,完善产供销“一条龙”服务,打造出了高质量“棚膜”领办项目。合作社现有5栋温室和40栋大棚,种植油桃、葡萄、香瓜、西瓜等作物,村党组织引领强村富民有了新抓手。

在三合村党总支书记陶立文看来,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不光是为了强村,更重要的还在于富民,“以前村里的瓜果,都是村民分散种植,品牌价值较低,缺乏市场竞争力。如今,合作社借助党支部领办的政策优势,统一管理、统一品牌、统一销售,实现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。”

“致富不致富,关键在支部”。今年,合作社将计划再建50栋温室、160栋大棚,用于种植哈密瓜、火龙果、蓝莓、木瓜等特色果蔬。随着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越办越好,过去犹豫观望的村民开始转变观念,通过土地入股、技术入股等方式,三合村已有30余户农民加入合作社,“种得好不如卖得好。我们也要换个活法,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。”加入合作社的村民纷纷表示。

因地制宜,不搞一键复制。农安县将以省级示范村为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试点,找准合作社创办模式和经营方向,做强特色产业,计划利用5年时间,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整乡域铺开。

宁波看阳痿比较好的医院

成都军盛治疗儿童羊角风价格贵吗

北京哪家做无痛人流

昆明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

沧州比较好的男科医院排名

友情链接